笔趣阁 > 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天灾] > 第79章 第 79 章

第79章 第 79 章


收到卫严回来的消息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

        当时沈淙他们一家三口还有时宸兄妹俩跟随小梁带队的工作组,  正在距离北宁三百多公里外的一处山坳里。

        这儿有刘团他们团部下属的一个连队。

        说起来这个连队也真的算是幸运。

        他们这边原本是一个司训大队,专门负责团里的司机培训工作。

        既然都是司训大队了,那所处地区肯定是平原,  不然军用卡车开也开不进来啊!

        在青州地震的时候,  因为救援力量不足,他们整个连队全部抽调到了抗震一线。

        结果谁知道,  等抗震结束之后,  他们找不到大本营了。

        他们的连部,外带那么大一块儿地方的训练基地就这么全都凭空消失不见了。

        不仅如此,  之前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地带,  竟硬生生的多了一座山!

        虽然那山有点秃,山上连棵树也没有,但那也是座山啊!以至于回连的众官兵硬是站在山前不知道要往哪儿去了。

        那场全球性质的天灾过后,  各地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多了去了,  以前的地图几乎全都变成了废纸。

        如同司训大队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他们情况还好一点,  虽然连部没了,但至少人都在啊!因为提早撤离,反倒没有什么伤亡。

        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上级机关在接到他们传过去的消息后一时间也不知道要如何处理,  只能下达命令“就地驻扎,  重建军营。”

        于是曾经的一群汽车兵只能放下方向盘,就地扛起了锄头,过起了开荒拓土的日子。

        在来这个连队之前,  沈淙他们已经去过了很多地方,  诸如此类的故事也已经听了很多,  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好奇。

        除了灿灿因为初到一个新地方还保持着孩子的欢喜之外,其他人都已经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

        这里的条件其实还算不错,至少地形变化后山里出现了一条小河,  河不大却也一直没有干,连队吃水并没有问题。

        但持续了几乎整整一年的高温还是让这整座山到现在也没长出什么植物,山上到现在还是一片荒土。

        干部战士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费了很多心血,种下去的粮食,菜种半年了还是颗粒未收。

        这也是为什么在听说团里有了“高级专家”后,他们连长赶了几天的山路跑到团里,死磨硬泡非逼着刘团答应让工作组先来他们这里的原因。

        “顾老,这一圈转下来你什么看法?”小梁拿了一个番茄蹲到了顾老爷子身边,连水都没舍得擦,直接咬了一大口。

        这番茄还是刚到这里的时候看大家热得受不了,顾恺现场种出来的。

        “要问我的意思就还是那句话,不要把精力都投入到开荒种田上了。

        这么一座荒山,水又供不上,就算是咱们能帮得上忙,后期养护不还是得战士们来?

        苗育的再好,阵法再能提供精气神儿,那首先得先给种苗一个活下去的环境。”

        顾老望一眼那荒山,摇了摇头:“你看看这地干的,水浇进去没等渗下去直接就晒干了。

        就这种条件,再跟环境较劲儿,就是瞎耽误功夫,得不偿失。除非立刻下雨,不然谁来也没用。”

        小梁点了点头,小声嘀咕了句:“我也觉得。”

        这个连的连长和指导员从他们来就一直在说他们的工作效率有多高,开垦出了多少荒地,种植面积达到了多少。

        两个人说得都很诚恳,看他们那被太阳晒得爆了皮的手臂和脖子,大家也都相信他们说的是实话。

        战士们确实非常辛苦。

        可这辛苦在顾老爷子看来就是无用功。

        如果是刚刚加入工作组的时候,这样的话老爷子不会说。毕竟工作组也是有领导的嘛,而且这话说出来就跟抹杀了人家的功劳似的。

        可两个月过去了,见多了那些辛勤劳作却苦于找不到合适方法的官兵之后,老爷子已经学会了直言不讳。

        他和沈淙两口子都深刻的意识到建立试验基地的真实目的。

        那就是先用小块的地方去试错,去积累经验,以便大范围实施的时候少走弯路。

        既然这样,那就不能藏着掖着,每个人都有义务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

        老爷子深深记着沈淙之前说过的话——干旱之后就是大范围的虫灾。

        虫灾所过之处,片叶不留。

        那虫子还不是普通的蝗虫,蝗虫的话本身是无毒的,而且国家治理蝗灾是有成熟经验的,真来了蝗虫反倒造不成毁灭性的灾难。

        可这种虫子对于灭蝗用的药有抵抗性,一般的药根本杀它们不死。

        而且它们的口器还能够分泌一种毒素,在吃庄稼的时候会把那种毒素留在残枝,甚至泥土里。

        等它们过去后。那些土地基本上就废了,之后好几年都再也长不出一粒粮食。

        好在这种虫子祸害的时间并不长,一场大雨就把它们全给灭了。

        沈淙说那次的虫灾总共持续的时间也不过就是一个多月,然后北宁就下了干旱后的第一场大雨。

        可即便如此,那些东西也对市里刚刚有了点起色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致命的一击!

        所以现在一有人问顾老爷子的看法,他必定会提出沈淙最早在小区提到的那个方案,就是立体种植,小面积种植。

        如果有条件就建立温室。

        这样虽然干活的时候麻烦一点,产出也没有大面积种植高,但万一虫灾来了好防备,也有机会“虫口夺粮”。

        小梁在问老爷子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他会说什么了,而且从这两个月的实践来看,他也认为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此时再问,不过就是要再确认一下。

        问过了老爷子他又看向了夫妻二人:“你们也是这想法吧?”

        两人同时点头。

        “那你们几个呢?”小梁又望向同行的另外三个人。

        这个工作组现在是以沈家三位为主,但同行的还有三个种植方面的行家。

        他们分别来自农大,种子公司还有一位是专门研究农药的。

        他们的发言自然也很有分量。

        那三人对于这样的建议也是赞成的,毕竟这边缺水,土质差,耕种环境艰苦是有目共睹的。

        既然全票通过,小梁也不在说什么了。

        他几口把番茄吃完,抹了把嘴站起来说:“那你们先歇歇,我去和他们连长指导员谈。有什么事儿等我谈完回来再说。”

        他刚刚起身,还没有来得及离开,连里就有一个小战士跑了过来。

        小战士跑得一头汗,气喘吁吁的,过来后就说了一句话:“团部电话,让顾老还有梁营长你们一起去接。”

        这个时候市里的通讯还没有完全恢复,这小山坳里更不可能连上线了。

        如果打电话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卫星电话,这电话要占用的资源太多,平时非急事即便是部队也很少使用。

        团里打卫星电话过来自然是有重要的事,小梁立刻扶起顾老爷子,两人二话不说一起疾步往连部方向赶去。

        沈淙和顾恺自然也跟了过去。

        在电话里听到卫严的声音是谁也没想到的,特别是听说他已经回了团部后,更是让所有人惊讶。

        按照沈淙他们估算的时间,卫严最快也得再有一到两个月才能回来。

        这个时候赶回来,那必然是有特殊的原因了。

        卫严问了几句这边的情况,在知道他们刚到还需要忙上几天的时间之后,迟疑了一下。

        最后还是说:“顾伯伯,这边有急事需要你们回来,那边的事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替代你?要是不行,那也只能先回来,过段时间再去了。”

        话里的意思就是——顾老爷子他们这一趟是非回去不可了。

        因为电话两旁的人都多,显然很多事卫严不方便说,既然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老爷子自然不可能拒绝。

        他当即答应:“行,我们明天一早就回。这边我让时宸看着,等忙完了我再过来看看。”

        时宸现在跟着老爷子工作了两个月,已经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

        虽然还没有完全自己操作过,但如果提前跟他说好怎么做,他基本上能够不打折扣的完成得很漂亮。

        卫严虽然没有说什么事,可总不过都是和那本书有关系。

        沈家三个人必然要一起回去。

        挂了电话,小梁立刻说:“顾老,我现在就让连里派人下山联系车,明天一早就送你们回。你们还需要准备点什么吗?”

        老爷子摇摇手:“别的不要。我现在和时宸再去转一圈,把方位和他交待一下。

        你和连里商量好,看把阵布在什么位置上,到时候你和时宸说就行。”

        虽然对于时宸,小梁多少还是有点不放心,可他知道现在也只能这么办了,当即表示了同意。

        跟在旁边的顾恺也说道:“今天晚上让小李把良种准备好吧,我走之前把苗育好。有小李他们三个在,暂时先放在育苗盒里养着不会有什么问题。

        等这边一切捋顺了,再往地里种也不耽误。”

        有了他们父子俩这一番布置,小梁才总算是多少安下了心。


  (https://www.uuubqg.cc/91840_91840734/394151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