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代奋斗杂记 > 第34章 各有各的活法(晋.江首发)

第34章 各有各的活法(晋.江首发)


及至傍晚“百味小食”打烊的时候,饭馆里的流水已有小半两银子了,石媖跟吴李氏在这边忙着记账,两人热热闹闹地说些今天饭馆头一天开张的感想,末了,石媖见吴章在旁边一直不吭声,情绪有些低沉,便有些担心地喊了一声:

        “吴章哥?”

        “吴章哥?”

        没听见人有反应,石媖又唤了一声,吴章哥在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啊,媖妹你喊我?”

        “章哥儿,你怎么了,瞧着不太高兴的样子,咱们饭馆挣钱啦,你不用愁那么多。”

        吴李氏这时候反倒宽慰起吴章来了,也不知道当时饭馆还没开张的时候是谁整天愁的睡不着觉。

        “媖妹,等每天晚上你闲的时候教我认字吧,我想学习识字。”

        没头没尾地,吴章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婆媳两人俱是一愣,互相对视一眼,吴李氏看着吴章这个反常的样子,欲言又止。

        “行啊!等咱们吃完晚上饭的时候我就每天教上你半个时辰,到时候咱们可说好了,你这个学生可要好好听我这个老师的话,不然可是要挨板子的!”

        石媖开玩笑道,她不知道吴章哥现在是什么情况,但想要学□□归是好事儿。

        “娘,媖妹,你们别担心,我没事,就是今天有客人问我菜单上面的字我不认识,觉得自己应该学习一下,省得以后人家再问的时候我说不出口,那样怪不好意思的。”

        瞧见娘跟媳妇两人脸上对他担心的样子,吴章这才将自己的想法坦诚说出,是他没注意让两人担心了。

        吴章又叹气:“先前在村里的时候,整天就是在地里干活,大家都一样,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现在到了县城里才发现原来人跟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

        “不过看样子咱们这个小饭馆生意还不赖,加把劲说不定什么时候咱么也能在县城里买间房屋,再有个铺子,变成有钱人呢!”

        吴章今儿一下午闲着没事儿就在思考人生,最后终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就像今天那位客人说的那样: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咱们普通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活法。

        觉得自己没钱,努力去挣就是;觉得自己无知,见识少,他跟前就有一个免费的老师在呢!

        以前没有机会学,现在现成的老师就在眼前,他还听说过一句话,叫作“活到老,学到老”,人家到老了都在学习,他还年轻着,眼瞅着这日子越过越好了,怎么就能丧气了呢!

        石媖听了吴章的解释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不过这倒也正常,从小在农村里生活的人突然到了县城里,难免会有一种格格不入,不知所措的感觉,先前这种情况在吴李氏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她婆婆刚适应了不久,没想到吴章哥也这样了。

        怕是在外面接待客人的时候碰见了什么让他尴尬的事儿了吧!

        这种心情石媖前世的时候也有过,那种突然从一个生活习惯的城市突然到另一个城市里,各种各样的陌生,都会让人无所适从。

        不过见多了也就那样,除了少数,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都在脚步匆匆地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

        见吴章还能有心情开玩笑,石媖这才放下心来,笑着接话道:“这话还真说不准,万一以后真能成真也不一定呢!”

        能不能成真,等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知道了。

        现在她们都还年轻,生意也才刚起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不着急。

        让吴章哥等下去码头再买一条草鱼回来,一会儿做给自家人吃,让他们也尝尝自己做糖醋鱼的手艺,石媖心里计划着。

        这就体现出住在码头上的好处了: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只要想买河鲜,出门一会儿就能买回来,还是刚从河里捞上来不久的,保证新鲜!

        吴李氏想要阻止,最后决定还是听她媳妇的就好,她不想费那个钱,两个年轻人也得多吃点好的不是!

        趁着机会,石媖又把想要再雇一个帮手的想法给提了出来。

        结果吴章还没说什么,吴李氏这回却是态度强硬地拒绝多雇人手:“你婆婆我还能干着呢!再雇一个人还要给他发钱,干嘛要去浪费这个钱!”

        打从嫁到吴家以来,这是石媖头一次看见吴李氏脾气这么大,连她两次都将家里剩的一点钱花的七七八八的时候,婆婆都没有说什么,这次却因为自己要雇人而有这么大的反应,一时之间倒让她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吴章见状赶紧安抚道:“娘,媖妹只是怕你太辛苦了,才提出来这个建议的,又没说马上就要雇人,娘你要是觉得你没事,还能像今天这样出力,那就先不雇人,娘你接着干。”

        “但是娘你得知道,等到往后咱们这饭馆真的开起来了,单凭媖妹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用的,早晚都得雇人,娘你心里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这边这样说着,吴章又把手放在桌下轻拍两次石媖的大腿,以表安慰。

        石媖冲他笑了一下,心里感到好受了些,有一个人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就好,这点事儿她还不至于很生气。

        调整好心情,石媖在旁边也连忙应和着,见了吴李氏这么抗拒的一面,她总不好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了。

        两个小辈都如此顺着她,吴李氏方才的脾气顿时消散无影,甚至变得有些愧疚:“小瑛,刚才我那话你别往心里去,我就是觉得现在我还在吃药,这已经花了不少钱了,趁着我还能帮你们一些就帮着,少花点钱,咱们这店才开起来,往后要是真像章哥儿说的那样你一个人顾不来了,那是说什么也要再雇些人来的,只是眼下咱么能省就省些吧。”

        果真如此,还是因为心疼钱。

        石媖点头,岔开话题,让吴章出去买鱼,她跟吴李氏则是进后厨把锅里剩的米饭再给热热,再炒个小青菜,做条鱼就够他们吃的了,红烧肉还剩两块,鸡蛋也还有几个,石媖就把蛋壳给剥了泡在肉汤里,这样的饭菜已经足够丰盛,也够她们一家三口吃的了。

        开饭馆就有这点好处,想吃什么就能吃到,还方便,这可极大地提升了她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幸福感!

        -

        转眼间已进入隆冬,这中间离石媖的饭馆开张那日已过了一个月。

        期间“百味小食”的生意走势一直在上升,算得上热闹。

        因着“百味小食”的饭菜味道好,又实惠,往下十文钱一碗的肉丝面条,往上一百文一条的糖醋鱼,中间二十文一碗的红烧肉,任你是整天不停歇的劳动者,还是发了小财的投机者,亦或是在县城有自己店铺的小老板,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吃的饭菜。

        因此,每每到饭点的时候,于吴李氏,石媖,吴章来说,都不亚于一场战争。

        石媖自不必说,无论是哪种价格的饭菜,都得经她的手给做出来再摆盘,为此,原来旁边一口专门作蒸米饭功能的大锅已经转移到旁边新砌的一个炉子上,这样米饭一直能保温,又能空出一个灶来,好让石媖“双管齐下”。

        还好这后厨也足够宽敞,不然东西越添越多,只怕到最后会让里面的人转个身都困难。

        吴李氏也没好到哪去:石媖用两口灶同时做饭,她就要同时为两个灶口添柴去火,偶尔还要帮石媖打个下手,碗筷不够用了还要插空去清洗,这样的工作强度累得让她每天晚上刚躺在床上就能马上睡着,有时候累得很了连饭也不想吃。

        吴章在外间也是同样如此,招待客人,介绍菜品,算账收钱,端菜撤桌,样样都是他干。

        因此吴章甚至出现了一种在自家饭馆里干活比在码头上出力一天还要累的想法。

        当然,每天的流水让他们保持干劲十足。

        终于有一天,吴李氏先受不了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她一边摸着自己的腰一遍小声提出:“小媖,要不咱们雇两个人来饭馆里帮忙吧。”

        石媖冲吴章挑眉:咱娘这终于是受不住了啊!

        强忍住想笑的冲动,也不提当日她要雇人时吴李氏那反对的态度,毕竟自家饭馆的生意能好成这样,他们谁也没有想到。

        当时情有可原,可以理解。

        见吴李氏有些不好意思,石媖也不打趣,只笑道:“听娘的,咱们这些日子确实是累了点,只是要雇人的话还得相看几日才成,不然马上就能找过来的人咱也不敢用啊!”

        吴章点点头:“是这个道理,这两天我多出去打听打听,有合适的人就带回来给你们瞅瞅。”

        吴李氏在旁边连连点头:“你们心里有数就行。”

        石媖想了想,她觉得自家饭馆目前主要缺的人手是要能顶替婆婆的活计,只承担烧火,洗碗这些事情就够了,打下手的事儿婆婆腾出手来帮她一下就行。

        这样一个人就够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剩下的她想等到过年再说,其实她是有私心的——过年她们要回老家,她想看看老家里自家的哥哥或者嫂子有没有愿意来县城干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虽说是不能任人唯亲,但是如果亲戚是个有分寸的人的话,能帮上一把总是好的。


  (https://www.uuubqg.cc/60406_60406159/4041399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