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 第896章,比赛

第896章,比赛


  林知瑜吃过早饭,便马不停蹄地去找了李光明,把立集市的事情跟他说了说。

  李光明将烟杆子放到口袋里,脸上有些郑重,他就知道林知瑜是个有本事有出息的。

  立集这事儿不仅对本村的村民有好处,对外村的村民同样有好处。

  这是好事儿也是善事儿。

  李光明这一辈子的梦想,也就是自己家过好一些,同时让村里人也跟着受受益,当然了,有能力的话再帮一把别的村村民。



  但自己几斤几两重,他心里门清。

  靠自己肯定办不成。

  林知瑜可以。

  说实话,李光明也预料到以后在村里立集市。

  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会这么快。

  李光明自然举双手支持,“行,我今天就去镇上办手续。

  这事儿估计问题不大。

  咱们选哪一天立集市呢?”

  “阴历的五跟零怎么样?寻常日子就是每五天一个集,初五,初十,十五,二十……等过年的时候,从二十五开始一直到年三十,天天都是赶集日。”

  李光明摸了摸口袋里的烟杆子,没办法,思考事情的时候就想抽烟,抽烟能让他冷静,也能让他的脑袋正常运转。



  但不行。

  他想了一下才说道,“咱们村村民如今有条件了,隔五天赶个集,有能力消费。但周边村的村民生活条件并不好。

  五天一个集,会有那么多人么?”

  尤其是过年之后,厂里的人忙起来,怕是连本村的人都没时间去赶集买东西。

  林知瑜摆摆手,“李叔,这集市建起来了,外村的人来了不一定要买东西,他们也可以卖东西。

  而且要搞就搞大的,将集市搞出特色搞出名么,吸引外面的人来咱们这边赶集。

  这样外村的村民们也能挣些钱。

  包括一些做买卖的摊贩,他们能在咱们这挣到钱,时间一长,会有更多的摊贩来咱们这赶大集。

  卖的东西种类多了,吸引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来咱们村赶集做买卖的摊贩,要交一定的摊位费,每个摊位都划好区域。



  让大伙儿各自管好各自区域的卫生。

  这摊位费也不用多收,根据面积每个摊位每个集收个两毛到五毛钱。

  这些管理费,就用来修建公厕用。”

  “摊贩们想来咱们村卖东西,提前跟村里大队那登记,提前缴费。

  什么时候不想来了,通知大队一声就行。”

  李光明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兴致勃勃地问道,“手续办清了,那怎么让那些摊贩,还有外面的人来呢?”

  如今易水村名么不小,但也没到一呼百应的程度。

  如何把人吸引过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对了,李叔,等办完了手续,你也用大喇叭喊一喊这事儿,反正什么卖竹筐啊,竹笸箩,竹蜻蜓,笤帚扫帚,饺子帘都可以。

  还有糖画,年糕,包子油条,花生,大枣,豆子,豆腐……



  村里人没时间摆摊卖东西,可以告诉外村的亲戚朋友们。

  让他们来易水村出摊。”

  李光明听得连连点头,“我这就去办,你等信儿吧。”

  李光明去办手续了。

  林知瑜也没闲着,把立集市的事情跟家里一说。

  最高兴的就是小豆包,圆圆的小脸上,甜甜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太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好吃,开心,妈妈,你真厉害,我最喜欢赶集了。”

  宋锦为跟小豆包是一样的心情。

  这次来易水村,比以前更有意思了。

  林知瑜赞同地点点头,“只赶集买好吃的有啥意思,咱们还可以参与到里面去。”



  小豆包一头雾水。

  好奇地问道,“妈妈,怎么参与到里面去呢?咱们也去集市上卖东西吗?”

  “是啊,咱们来做个游戏,家里人两两一组,都想一个能拿到集市去卖的东西,到时候拿到集市上去卖。

  从二十五到年三十这几天,上午去卖东西,下午就逛着玩儿。

  等三十这天,看一下咱们谁卖的钱最多。

  挣钱最多的那队,可以给奖励。”

  林知瑜纯粹是为了哄小豆包开心,也让宋家人能有个乐子。

  不然就在家里干待着,太无聊了。

  小豆包一双清澈的眼睛锃光瓦亮。

  林知瑜这个提议简直提到了她的心坎上,她从来不知道还能做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当下跑到宋兴国身边,牵起宋兴国的大手,小脸上全是兴奋,“爷爷,您跟我一队吧,我会画画,您跟我一队,咱们俩稳赢。”

  宋兴国伸手刮了刮小豆包通红的鼻子,“你还知道什么叫稳赢呢?行,咱们俩一队。”

  宝贝孙女开口了,别说去集市上卖画,就是让他去集市上吆喝都行。

  王慧儿也挺感兴趣,“哎呦,那我跟大姐一组,不过,大姐,我只会画画,别的我也不会干呐。”

  林母笑道,“我会剪窗花,咱们就卖窗花吧。”

  宋老爷子在一旁看着干着急。

  努力想着他能卖点儿啥。

  想了半天,感觉自己没啥能拿的出手的。

  王刚看到林母拿出来的红纸,提醒道,“您可以写春联啊!”

  宋老爷子平时就经常练字,书法属实不一般,写春联来卖,绝对没问题。



  宋老爷子一乐,“对对付,这么好的主意我咋就没想到呢,咱们就写春联来卖。”

  既省时省力,又没什么耗费。

  还能展示一下自己的书法。

  林知瑜之前买了整整一麻袋红纸,就这么被一分为二了。

  不过,只要他们高兴就好。

  林知瑜点点头,“那我就跟屿川一组,我们卖衣服。”

  一共四组,大家各自决定好要卖什么。

  接下来,就等着李光明的信儿了。

  李光明办事儿效率极高,下午的时候便从镇上赶了过来,“手续都办妥了。”

  林知瑜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李叔,在办事儿这方面谁都不如你,你得称第一。”



  按着她估计,至少得用个一两天的时间。

  没想到会这么快。

  李光明呵呵一笑,“你别给我带高帽子啊,我去了镇上一说这事儿,王镇长起初还有点儿不想同意,但一听是你发起的,二话没说就盖章了。

  只要是你的工作,他都大力支持。

  他还说,等立集那天,一定来给加油。”

  如今林知瑜就是活招牌,她要说想干点儿什么事儿,王镇长一准儿答应。

  明目张胆地开路灯。

  那没办法,林知瑜就是有这个出息跟本事。

  林知瑜笑笑,“对了,李叔,你还得派人把摊位画一画,再给我们一家子登记上四个摊位。”

  李光明有些诧异,“你们还去摆摊啊?”



  宋家人那可都是京市来的大户人家,养尊处优惯了,去集市上摆摊,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儿不合适。

  回家把这事儿跟李婶子一说。

  李婶子十分通透,“人家那是不拘小节,平易近人。

  瑜瑜就是聪慧有本事。

  这多有意思啊。

  开集那天,我也弄点儿东西卖去。”

  李光明瞪大了眼睛,“你既不会写春联,又不会剪窗花,更不会做衣服,弄啥卖去?

  总不能上集上去做大锅饭吧?”

  李婶子脸上喜滋滋的,“谁去集上卖大锅饭啊,我让宝珠做点儿糕点,拿到集市上去卖。

  挣钱不挣钱的都是小事儿,权当给闺女的糕点店搞宣传了。



  我也得找一个搭档,到时候生意好,肯定忙不过来的。”

  李光明咂了咂嘴,“我可不去啊,你也别找宝珠,人家还跟女婿在一块儿呢。”

  “我是那么没眼力介的人么,我也不跟你一块儿去。”李婶子知道李光明事多,在村里过了大半辈子了,也拉不下面子来去卖东西,所以也没打算跟他一块儿去。

  强扭的瓜不甜。

  正好李宝成拿着书进来,李婶子看儿子快钻进书里去了,上前将他的书拿下来,不由分说道,“宝成,学习这事儿讲究劳逸结合,该学习学习,该休息休息。

  你这一天到晚的总是学习,要把脑子给累坏的。

  过两天,跟老妈我去赶赶集去,换换脑子。”

  李宝成乖巧点头,“好的。”

  李光明十分无奈,去大队用大喇叭广播这事儿了,下午还派人在村东头的大场里划分区域。

  村东头的大场有五亩多,土壤里含着石头跟沙子,种不了蔬菜粮食。



  盖房子也不合适,有沙子地基打不稳。

  所以就这么闲置了下来。

  按着林知瑜说的,全划分成两米宽三米长的长方型摊位。

  大队的人也是忙的团团转,除了划分摊位,还得找人建厕所。

  村里人听到大喇叭广播,也跟着兴奋激动。

  易水村从祖辈上就穷,面朝黄土背朝天穷哒哒地过了那么多年,除了自己吃苦受罪,亲戚们也不是很看的起。

  如今,有种腰板挺直的感觉。

  只可惜大伙儿都要上班,顶多去赶赶集,买买东西,不能去摆摊。

  不然高低得拿点儿东西去卖一卖。

  他们自己干不了,自己家外村的亲戚可以啊。



  嫁到易水村的媳妇儿,下了班,将自己收拾立整了,挺直了腰板回了娘家里。.


  (https://www.uuubqg.cc/39309_39309851/1293490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