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官路驰骋 > 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大优势

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大优势


  |151看书网纯文字|www.baiyuege.com|  见到陈步云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杨工更为的受到了鼓励.继续的介绍了起來:“既然我们即将面临着这么一个难得的好时机.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去把握之.要知道.现在中药材不单单是我们中国在种植.邻邦的韩国与日本也都在种植啊.甚至.还走在了咱们的前列了.所以.现在的局势也是刻不容缓.作为我们华夏儿女必须要抓紧时间.”

  这话一出.不但陈步云了.就连张兴广也是一脸的敬佩.赞同的树洞奥:“杨工.你说的对.咱们曾经错过了很多次的机会.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再错过了.”

  杨工点了点头:“这中药材的竞争最为主要的还是看质量.你质量上不去.你数量再多也只不过是废品.不但形成不了足够的经济价值.甚至会毁掉整个行业.外国人对我们的中药是好奇.不过.这到底是要治病所用的东西.只要是个人对不熟悉的这些都是有陌生感.不信任感的.所以.我们既要抓住外国人的好奇.又要能够让他们对中药放心.所以这药物的质量是关键中的关键.”

  陈步云点了点头.杨工的分析很到位.也很符合人们的认知.像是他这样有着远见.且能够拥有一颗冷静头脑的人确实并不多见了.这样的人物如果能够成为相关的领导才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他的能力与功效啊.就这么的混迹于商业实在是有些委屈了.

  “因此.我觉得要对中药材的质量提升上去.我应该选择基地式的建设.并且可以采取根据各生产企业、中医药外贸出口部门和医院(门诊部)的需求.由科技部门选育优良品种.指导种植管理.基地公司与药农签订生产合同.由基地公司负责销售.而基地公司则是由地道产区的企业实体与科研、信息机构相结合的一个经济组织.这个经济组织.不但能够大为的简化成本.还有这五大好处.”显然杨工是早有思想准备了的.

  “哦.是哪五大好处了.”毫无疑问.陈步云原本就想要推进这个中药种植基地建设的.只不过既然有专业人士的分析了.那岂不是更好.他山之石还可以攻玉了.更何况是专业人士的分析呢..

  张兴广也少有的收起那玩世不恭的样子.认真的看着杨工.仔细的听着.

  杨工也沒有藏私.直接开始说了起來:“第一.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将有利于药材种植区域化.”

  陈步云点了点头.这各种中药的生长环境不一样.受到这水质、气候与土壤等的影响.各个地区的适宜种植品种也是不一样的.这区域化种植确实是必须要实现的措施.

  “咱们中药材发展的方向是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所谓区域化就是立足中药材“原产地”和“地道药材”的概念.按照中药材生长习性和适宜性.加大种植科技含量.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传统和新引进的中药材品种.从而保护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方式克服了药农分散零散种植自产自销的落后的小农经营形式.形成了规模种植.适应了中药材种植产业化的要求.也适应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杨工为陈步云分析了一番.

  顿了顿.让陈步云稍稍的消化了一下.杨工又说道:“第二.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有利于药材种子市场规范化.咱们中医药生存、发展、繁荣和打入国际市场的基础在于中药材本身的质量.而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种子”.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方式实行统一供种.集中育苗.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集中防病和产品改良.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杜绝了“假冒伪劣”种子的市场渠道.为确保药材生产“优种、高产、高质”打下了最可靠的基础.”

  陈步云点了点头:“现在各种猫腻太多.要是连种子的关都把不住.那所造成的损失可是不堪设想的啊.”

  张兴广虽然沒有经历过这些.倒也能够想象得出來.附和着说道:“是啊.要是农民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之后.却发现是假的.那实在是伤人又伤心.”

  陈步云鼓励的向张兴广点头笑了笑.这个张兴广现在也能够这么的明白百姓的疾苦了.这是个令人欣喜的变化.值得鼓励.

  “第三.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地道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我们的中药材讲求地道品种.这是传统.也是优势.更是标准.但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药农种药材.心里沒底.因此放弃了“地道药材”的标准.什么价高种什么.一哄而上.待到收获时不是不好卖.就是产品不合格而卖不了.结果吃了大亏.损失惨重.而“公司+基地+农户”这种种植方式.由公司提供地道药材的品种.供求信息、技术、检测手段和相应的事宜.使药农有了底数.吃了“定心丸”.既使地道药材保持了应坚持的标准.又避免了混乱种植而失败的局面.”

  “第四、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有利于药材质量的保障.无论是国内厂家、用药单位需求.还是外贸部门出口.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品种.不是“满天飞”地到处采购.就是求人组织货源.这样既费工、费时、费力.又难免在质量上出现差错.而“公司+基地+农户”这种方式.为其提供了明确的品种、产地、规格、价格.一张明细采购单就可以办理所需原料.轻快便捷.避免了种种麻烦.”

  “第五、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有利于药农收入稳定增长.药农种植药材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满足有效需要.二是追求自身效益.无目的、无标准的混乱种植.既不能为需求市场提供优质、有效的原料.又使自己利益受到极大损失.这些年的教训够惨了.而“公司+基地+农户”这种形式.使药农目标明确.措施有保证.该种什么.种什么效益最好.有了一个具体的可靠的规范化的.且行之有效的行动指导.其自身利益也能得到比较可靠的保证.”

  杨工滔滔不绝的讲述着.陈步云则不断的进行着记录.这端正的态度.让杨工很是感动.像是这样年少得志的经开区一把手.居然还能够保持如此谦逊的态度.在这官场之中实在是很少见的.

  “听了杨工您的这五个好处.我都忍不住的要推动这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了.不过.杨工你的所谋甚大.完全是要在全国的范围内布局建设一个又一个的中药种植基地啊.”陈步云回过头來又看了看自己的记录.发现了这么一个趋势.杨工所说的已经不单单是在县里构建中药生产基地了.就连举国都要实现这些个计划了.

  杨工认真的点了点头.回答道:“如果各地的干部都像你这样.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中药种植基地的建设可千万不能够流于形式.”

  陈步云微微笑了笑.虽然对杨工的豪情壮志充满了赞许.不过.还是有些遗憾的.这样的人物不能够在最能够发挥他才干的岗位上.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不过.不管如何.他能够实现一定的梦想总也还是有机会的.陈步云果断的点了点头.向着杨工说道:“一切都定了.近期我们就将开始基地的建设.做到咱们最好吧.”

  杨工向陈步云伸出手去:“陈主任.高瞻远瞩.实在是太英明了.”

  陈步云也握着杨工的手.摇了摇说道:“高瞻远瞩肯定谈不上.也就是咱们既然经历了.那就要把握住.不过.杨工.你可得留下來些日子.指导基地的建设啊.”

  杨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责无旁贷.不过这还是等到研究中心建设下來再说吧.陈主任.实话跟你说了吧.这三千万在这里也许只是一期投资.很有可能会引起第二期.第三期.因为.我真的很看好这一切.不过.陈主任.你要说服我们张总的话.那说不定三期一齐就给投了呢.”

  “那好说.我这就请你们张总來看看我们这里.拿出我们的创意与认识.”陈步云笑着发出了邀请.

  杨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我这就打电话回去请示张总.”言罢.杨工便就开始拨打了手机.陈步云无暇听闻他们的悄悄话.刚要拿出手机.却发现手机响了起來.

  陈步云接通了一听.电话那头传來了王利为焦急惶恐的声音:“不好了.老板.酒厂的工人们开始要去管委会大楼里闹了.”

  酒厂的工人要來管委会里闹?陈步云点了点头.面色一沉.知道这定然是那个五个股东干的好事.想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來击败自己.逼自己就范..

  实在是太傻.天真了.

  <!--作者有话说-->

  151看书网www.baiyuege.com


  (https://www.uuubqg.cc/1_1980/243364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