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师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治受惑寒竹上位

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治受惑寒竹上位


  且说徐真与凯萨小别再重逢。如胶似漆胜似新夫妻。开窗春月光。灭烛解罗裳。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这一夜荒唐。翠被翻红。桃浪叠卷。内外夹攻。上下颠倒曾得歇。左右翻滚。彼此交融。一个雨汗淋漓。顾首不能顾尾。两个娇声婉转。愈战愈烈。数月相思。今夜方了。连摘了数枝。闺乐妙不可言。

  这一夜未得停歇。二人意犹未尽。又相拥着低低说了亲热话。到了头的**。道不尽的相思。

  直到外头天光大亮。凯萨才起身來。慵懒之余。粉面如盛满雨露的熟桃。难免浑身酥软。手脚无力。娇媚媚白了徐真一眼。心头却是满足到了极点。

  伺候徐真梳洗之后。二人用了些早饭。正寻思着要出去耍一圈。外头却传报。说是淑仪小姐到了。徐真正要起身。李明达已经熟门熟路自个儿走了进來。

  “徐家哥哥。今日雉哥儿(李治)有宴。点名道姓要奴拉了你去。你可不要让妹子难做事哟。”

  李明达天真烂漫。在徐真面前也不讲什么礼仪。大咧咧就胡坐下來。却是塞进了徐真和凯萨中间。徐真一脸无奈。凯萨却只是嘴角含笑。耐人寻味地偷瞄了徐真一眼。

  李明达见二人眼眸子诡异。细细打量起來。却发现徐真脖颈上满是桃花印。她未经人事。不懂男女之乐。也不晓得那朵朵桃花印是凯萨香唇昨夜留下的。只道徐真染了邪风。慌着叫起來:“哥哥怎地如此操劳。这都阴虚发了斑。需使了妈子熬煮些汤水來补补了。”

  凯萨听得操劳二字。不由掩嘴。徐真无可奈何捂住额头。也不知该如何跟着小丫头解释。支吾过去之后。也就随着李明达到了李治府上。

  李明达走惯了晋王府。下人也不需通报。见得徐真这个大红人一同到來。心里也是羡慕得紧。李明达明面上虽为徐真的妹子徐思儿。但宫廷大内哪个不知这徐思儿就是当今圣人的心头肉李兕儿。

  此时李明达也有些不满。嘟着嘴抱怨道:“雉哥儿也真是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说好了让奴家带着徐哥哥來。又不见來接…”

  徐真却道无妨。他本就不想跟李治有拉扯。碍于李明达的面才过來。这李治不來接待更好。坐一会就寻个由头走了作罢。

  偏偏李明达也是个古怪性子。硬是拉着徐真到了会客厅。倒是要看看李治在见些什么要紧人物。竟然连徐家哥哥都不管不顾。

  徐真本觉得不甚妥当。却又拗不过李明达。只要随着溜了进去。二人躲在屏风后面。透过缝隙。徐真却看到了难以相信的一幕。

  慕容寒竹居然与长孙无忌一同前來。与李治相谈甚欢。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徐真心头涌起一股浓烈的不安。自从吐谷浑初遇慕容寒竹之后。他就觉得此人绝非简单之辈。沒想到他居然还扯上了长孙无忌这根线。

  但听得慕容寒竹坦然说道:“听闻魏王已经召集了各国使者。一同围观圣人赐婚吐蕃之大礼。欲借此彰显天国声威。如此一來。却是又先大王一步了。事已至此。大王反其道而行之。必能取得奇效。”

  这李治本就是个沒主见的人。早听长孙无忌说过。魏王向來注重礼仪教化。今次吐蕃之战他二人兵无寸功。但在表彰有功之时却又各自拉拢举荐。极力结纳军方之人。算得是半斤八两。各有所获。

  可魏王的心思活络。脑力更胜。一直以來又主持文教礼传。鸿胪寺卿与之相交甚厚。乃魏王一派的人。今次虽战胜了吐蕃。但吐蕃既已臣服。圣人自是赐婚以安抚。并赐王侯头衔。将吐蕃一并纳入大唐附属之列。

  既是如此。魏王与鸿胪寺卿商议之下。就决定举行盛大的赐婚仪式。并邀请文武百官以及诸多番邦异族的使者來见礼。彰显弘扬我大唐的威望。此举果真得到了圣人的极力赞同。魏王由是越发得宠。

  李治又败了一场。心中抑郁。偏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却带來了慕容寒竹。这位名叫崔寒竹的崔氏名士。却是这一次吐蕃使者团的副使。乃器宗弄赞的近臣。既是有计策献上。李治自然欢喜。连忙问道:“却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慕容寒竹好整以暇。而后缓缓说道:“此时诸多属国求婚使者齐聚长安。独乐不如众乐。或可举办婚试。诸多使者一并参赛。胜出者可得赐婚。如此方能彰显我天国之威。也好教这些弹丸小国都知晓。公主并非一求可得。诸国必定倾尽全力。争相讨好。必能大振国威。”

  “此策甚妙。”

  李治抚掌称善。哈哈大笑。而屏风之后的徐真却心头一紧。野史上多有记载。说是太宗皇帝嫁文成。曾经六试婚使。如今來看。却是出自于这慕容寒竹的手笔。

  可徐真也有些疑惑。即使如此。慕容寒竹为何不为史料所载。莫非这后面还有些诡异变化不成。

  慕容寒竹此计一经采纳。必定入了李治的核心。又与长孙无忌相互勾结。一个长孙无忌就已经够阴险。如今又加上一个慕容寒竹。非但魏王李泰毫无胜算。说不得连李治的地位都要受到威胁。若任由此二人扶植李治上位。今后这大唐朝廷。岂非任由此二人把持。。。。

  见得李治大喜。长孙无忌和慕容寒竹相视一笑。果是早有图谋。长孙无忌又献策曰:“此策虽好。然难免有与魏王明面相争之嫌。或为圣上不喜。大王可将此策献与圣人。多称魏王才能。推与魏王执行。圣人必感大王仁义和睦。由是赞赏大王。此乃以退为进之策耳。”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慕容寒竹和李治由衷佩服。果真是老姜弥辣。洞彻圣意了。

  “长孙公此计大善。某耻为吐蕃副使。那禄东赞虽非庸碌之辈。却无圣统教化。试題可择其匮者而难之。若吐蕃夺魁不成。公主反要嫁与他国。岂不是反了圣上先前的允婚。如此一來。圣人必定责怪魏王。大王却是又胜了一局矣。”

  慕容寒竹如此透彻分析之下。李治更是豁然开朗。驱使下人赍來金玉绢帛。大赏慕容寒竹。几有将其当成座上之宾的态势。

  李治趁势问了今后大势走向。第一时间更新慕容寒竹侃侃而谈。据理以推。滴水不漏。端得有未卜先知之见。连长孙无忌这样的老权臣都不得不暗自惊叹一句:“崔氏一脉果真是人才济济。”

  这慕容寒竹也是心思老辣。三言两语硬是扯到了徐真的身上來:“大王。此等小计不过文斗。圣人眼看就要御驾亲征辽东。若得了军方人心。方能使圣人称心如意。寻常时可多加走动。拜访军中先辈。抚慰诸多军将。能拉拢则拉拢。莫要落了魏王后头。”

  李治也是听说魏王开始拉拢军方的亲信。正苦无对策。听到慕容寒竹如此一说。正是说到了节骨眼上。当即问计道。

  “先生觉得从何入手为妙。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慕容寒竹有些为难地看了看长孙无忌。此时才咬牙答道:“某自觉忠武将军徐真就是个不错的人选。其人年轻有为。履历军功。又得李靖和李勣青睐相传。更是圣恩正隆。若得此人。大事可成。”

  也难怪他会先扫长孙无忌一眼。这长孙无忌曾将徐真视为眼中钉。更是嘱托牛进达伺机坑害。如今慕容寒竹刚刚得到李治赏识。就要捧徐真上來。岂非拆了长孙无忌的台。

  然而徐真素知慕容寒竹其人其事。他巴不得徐真早日受挫。又怎肯冒着与长孙无忌为敌。葬送了大好前程的代价。來抬高徐真。

  李治也是轻叹一声。坦诚相告曰:“本王素知徐家哥哥多有文武。前番也曾游说了一轮。奈何徐家哥哥志不在此。只求军中立功。并不想参与朝政。或也因此。他才得了圣人赏识…”

  慕容寒竹冷笑一声。与长孙无忌相视一眼。继而建议道:“大王。若他无真心也就罢了。可若他倒向魏王那边。却是一大劲敌。不如未雨绸缪。打压一番。欲扬先抑。恩威并施。说不得真能将他拉扯过來。”

  李治也担心徐真会倒向魏王李泰。听慕容寒竹有计。连忙相问。慕容寒竹沉吟片刻。这才说道。

  “某听说徐真长长混乱宫闱。私见公主。若这件事传了出去。对他必定是个巨大的打击。损了圣人颜面。圣人必定不喜。这徐真在圣人心中分量。自然要大打折扣…”

  李明达听慕容寒竹如此一说。也是暗自心惊。虽然圣人赏识徐真。但每次她召见徐真可都是私下里进行。毕竟她还是个未许人家的公主。传扬出去需是有损名誉了。

  若圣人真个儿对徐真不喜。断然不可能再让李明达与徐真相见。这不是要了李明达的命么。

  “雉哥儿知晓我的心意。该是不会接纳这恶人的计策的。”李明达紧握着粉拳。坚信地看着自家哥哥。

  果不其然。李治面露难色。迟疑着说道:“如此确实能够减了徐真的风头。但对兕儿的名声有损。却是不忍为之…”

  李明达松了一口气。看來哥哥还沒有因为夺嫡而忘记亲情。到底还是那个心疼她的雉哥儿…

  然而长孙无忌却说道:“大王切不可优柔寡断。兕儿公主的身份。外人无从所知。大内之人又素知其纯良脾性。最多也只是怪罪徐真。又岂会伤及公主名分。若有迟疑。徐真越发势大。想要拉拢就更加困难矣。”

  这慕容寒竹和长孙无忌果然是事先有了准备。一唱一和。终于除了李治的忧虑。后者咬牙狠心道:“既是如此。就按二位的意思去办吧。”

  李明达粉拳捏得咯咯直响。她万万沒想到。雉哥儿终究还是沉迷于权力争斗之中。全然忘了两小无猜的兄妹情谊。一时气急。就要冲出去屏风。与自家哥哥理论一番。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https://www.uuubqg.cc/122_122140/62744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