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老太太:嗯,很好,钱包鼓了,羊儿肥了,可以开宰啦!

        全都是她哒!

        老祭酒才从外面回来,刚走下马车,就被老太太揪住领子,拖去了隔壁赵大爷、赵大娘家打牌!

        主要是负责背钱钱!

        冯林这次也考上了,差不多算是吊车尾,第一百七十六名,一共是两百一十名。

        乡试时,他是幽州的十七名,到了京城的春闱居然就成一百七十几名,这落差,让人心梗啊。

        不过他这都算是考得好的了,幽州乡试中排在他前面的好几个都落榜了呢,上榜的比他靠前的也不多。

        这真的是神仙打架,太凶残了!

        林成业也上榜了,他的成绩还不错,第一百二十三名。

        要知道,乡试时幽州一共录取五十人,他排行四十五,差点都没考上举人。

        林成业乐得都傻了,几千两没白花,清朗师父太厉害啦!

        冯林深深地点头看着他,不愧是充了钱的玩家!

        杜若寒在榜上排行十五。

        与自己想象中的略有差距,他的目标是前十来着,不过这也是顶顶好的名次,毕竟是全国统考,还都是顶尖的学子,三年考一次,一共才录取两百一十人。

        杜若寒不是好高骛远之辈,也不过度自傲与自信,他很快便接受了自己的成绩,并且为此感到满意。

        当然他也明白自己能考上多亏了顾瑶瑶,要不是她给的风寒药,他早在第一场就倒下了。

        这可不是县试、府试那种实力差距很大的考试,考生都是佼佼者,一门不如意,甩开的往往不是十几名,可能是榜上与榜下的距离。

        当晚,杜若寒便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了碧水胡同。

        自打萧清朗考上会元的消息传出去后,家里的门槛就快被人踏破了。

        冯林与林成业也来了。

        因此看到杜若寒,萧清朗并不算太意外,就是他手里的东西嘛——

        萧清朗见他都快拎不下了,少有地客气了一次:“就考了个会元而已,用不着这么兴师动——”

        “瑶瑶!我来啦!”杜若寒兴冲冲地跑进了屋。

        妥妥哒冯林同款。

        萧清朗黑了脸。

        与顾瑶瑶梦境中一样,萧清朗爆了春闱史上最大的冷门,甚至因为有了安郡王,萧清朗的这个第一在众人眼里有了更强大的含金量。

        与安郡王并列第一,这穷小子是得多逆天?

        这可比工部衙门的爆炸事故传播速度快多了,一日功夫,全京城都传遍了。

        自然也传进了宣平侯的耳朵里。

        宣平侯一脸你莫骗老子的表情:“谁考了第一?”

        “小少爷!”刘管事笑嘻嘻地说。

        他也押了萧清朗,赚了一百两!

        是顾瑶瑶押的,当时他怪肉痛的,这会儿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乐过了又有些后悔,怎么那天没多带个百八十两的银子呢?

        宣平侯俊脸满是狐疑,他这么厉害的?又生了个天才儿子?

        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哎呀,您怎么就生不出聪明的儿子了?小侯爷不是挺聪明的嘛?”

        宣平侯在某方面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萧珩聪明可不是因为随了他,若是随他,那就该是个大老粗。

        萧珩是随了他娘,聪明,精致,心思细腻,有学识。

        所以这个私生子是随了谁?陈芸娘吗?陈芸娘是个温柔善良的好女人,但她没这样的头脑。

        宣平侯正色道:“把那几个老古董叫来,另外,把萧清朗的试卷拿来。”

        所有考生的试卷都在礼部归了档,一般人是拿不到的。

        只不过,宣平侯不是一般人,他有时候甚至不是人。

        刘管事拿到了萧清朗的亲笔墨卷,常璟也找到了几位胡子头发花白、走路都蹒跚的老学者。

        宣平侯让他们对比了萧清朗的墨卷和萧珩生前作的文章。

        两个人的文章都惊艳了诸位老学者。

        “这些是一个人写的吗?”宣平侯沉声问。

        “不是。”

        “一看就不是。”

        老学者们纷纷摇头。

        “你们确定?”宣平侯狐疑地看向几人。

        “侯爷,我等若是连一个人的文采都分不出,那算是白活这么些年了。二人不仅字迹不一样,行文与思考的方式也截然不同。”

        一个是白昼,一个是暗夜。

        萧珩的文章令人如沐春风、心绪开朗,萧清朗的文章却如罡风冰雪,一刀刀砍在人的心尖上。

        这要是同一个人,得是经历了多大的痛苦与折磨,才会把自己刮骨成这样?

        宣平侯决定亲自去见萧清朗一面。

        “他住哪儿?”宣平侯问刘管事。

        “碧水胡同。”刘管事说了萧清朗与顾瑶瑶的具体住址。

        宣平侯乘坐马车前往了碧水胡同。

        是常璟赶的车。

        萧清朗考上了会元,今日的胡同格外热闹,巷子口全被马车堵死了。

        宣平侯的马车驶入不进去。

        他叹了口气。

        从不知自己去见个私生子竟然都这么难。

        宣平侯弃车步行,常璟跟在他身后,两个大老爷们儿一前一后进了巷子。

        不用指路都猜得出哪一座宅子是那个小私生子的,门大敞着,不时有人来来去去。

        宣平侯突然对常璟道:“你找个地方蹲着,一会儿不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过来。”

        常璟:“哦。”

        宣平侯说罢就往萧清朗与顾瑶瑶的宅子去了。

        他原意是常璟找个地儿安安静静待着就好,可常璟是个执行力满分的人。他找了个小旮旯,双手往袖子里一塞,来了个农民揣,面壁蹲着了。


  (https://www.uuubqg.cc/11984_11984446/1243844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