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宁致远叹道:“韩大人大力赞赏了杨修撰。不对,如今该叫他杨侍读了,正六品侍读!原先他与你一个品级,如今就是真压了你一头了。”

        萧清朗不甚在意道:“又不是今天才知道他会升职。”

        早升晚升不都是升?

        杨侍读是庶吉士出身,熬了五年才熬上侍读大人的位置,这对庶吉士而言已经算快的了。

        萧清朗不一样,他是一甲状元,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升迁的速度就一定会比同期的进士快。

        杨侍读官压他一头只是暂时。

        “你再看看这个。”宁致远从怀中拿出一张碑文。

        萧清朗问道:“你把这种东西揣身上做什么?”

        “不是,我让你看看它的内容!”宁致远将碑文的稿纸递给萧清朗,“眼熟不眼熟?”

        萧清朗就道:“是我写的,怎么了?”

        宁致远啧啧道:“杨侍读把它交上去了,一句我指导了半天,让他重写了十七遍,就把你的功劳全部抹杀了。你实话告诉我,他指导你一个字了吗?”

        萧清朗将碑文拿过来,随手放在了桌上,漫不经心道:“一张碑文罢了。”

        “你真的不生气?”宁致远似是不信。

        “有什么好气的?”萧清朗问。

        “不气就好。”宁致远到这里才算是松一口气,“这种事在官场司空见惯,没熬出头之前都没有话语权。你年纪轻轻便能如此沉得住气,比我当初强多了。但是萧清朗,你答应我,即便有一天你爬到了这些人的头上,也不要变得和他们一样。”

        宁致远三十而立了,他的容貌不算出挑,国字脸,肤色还黑。

        但此时此刻,他看向萧清朗的眼神亮得逼人,带着某种热血与信念,几乎灼得人眼眶发热。

        萧清朗定定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宁致远露出一抹释然的笑,他拍了拍萧清朗肩膀,满怀抱负地说道:“你别看我出身微寒,没背景、没人脉,但我偶尔也会做做梦,就想着万一哪天我也爬上去了……不用爬太高,五品翰林学士就是我这辈子的梦想了!”

        他说着,捏紧了拳头,似要把一路走来受到的轻视都从骨子里逼出来:“我在想,等我有那么一天,等我掌管了翰林院,我绝不任人唯钱,绝不任人唯亲,绝不任人唯圈,绝不任人唯顺,绝不任人唯闹!”

        -

        雨后的京城,气候宜人。

        下朝后,各大官员们依次出宫,前往各自的衙署。

        庄太傅也出了金銮殿,与几位交往不错的同僚闲话了几句,今日没什么可禀报太后的,他就打算出宫了。

        他刚走没几步,被袁首辅叫住。

        “庄太傅。”

        庄太傅略有些意外地回过头:“袁首辅?”

        袁首辅是内阁第一大臣,但内阁中的两位次辅、中书舍人以及三位内阁大学士都是庄太傅的人,所以也可以说,内阁几乎大半落入了庄太傅的掌控。

        只是内阁依旧以袁首辅为尊,他的话语权还是最大的。

        可袁首辅上了年纪,当不了几年首辅了,总有一日,其中一位次辅会接替他的位置。

        那时,就是他庄太傅彻底霸占内阁之时。

        庄太傅明面上从不与袁首辅起冲突,只是他俩也一贯没什么交集,就不知今日袁首辅为何叫住他。

        袁首辅走上前,和颜悦色地看向庄太傅:“庄太傅近日的气色越发好了。”

        庄太傅客套道:“托您的福。”

        袁首辅笑了笑:“庄太傅客气。”

        庄太傅直言道:“袁首辅找我有事?”

        袁首辅道:“倒也没什么大事,昨日我看了翰林院送来的一些古籍,修复得不错,好几处朝中大儒都拿不定主意的遗漏之处,翰林院这回都给填上了,听说安郡王也参与了编修。”

        庄太傅道:“是吗?玉恒的事我倒是没太去打听。”

        他是真没去打听。

        但自有人禀报给他。

        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在袁首辅面前避嫌,表明自己没插手翰林院。

        袁首辅没单独提及《燕北赋》,是因为昨晚他挑灯夜读了余下几本文献后,发现其惊艳程度丝毫不输《燕北赋》。

        他这把年纪,挑灯夜读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可他昨夜读得停不下来。

        虽说他也没有亲自见过原本的古籍,可这些历史大多是能从别的古籍中得到求证的。

        换言之,要修复这些古籍,需要磅礴的史学储备做基础。

        且没有字迹上的错误。

        便是袁首辅自己,也很难保证在那样枯燥的状态下做到一个字也不错。

        袁首辅还不知萧清朗是在夜里熬夜点着油灯修复的,若是知道,只怕更不得了。

        庄太傅对安郡王的行踪了如指掌,自然知道他去过月罗山藏书阁的事。

        他以为袁首辅这么说,是因为他拿到的确实是安郡王修复的几本古籍,他清楚自家孙儿的实力,没怀疑这其中出了误会。

        他笑了笑,说道:“能为翰林院出点力,也不枉他念了这么些年的书。”

        “何止是出了点力?是大功劳。”袁首辅从不轻易夸人,便是当初冠绝昭都的小侯爷都没得到过他一句夸赞,“庄太傅,你有个好孙儿。”

        庄太傅简直受宠若惊啊,这个老挑剔鬼,居然也会夸人的么?

        他压下心底的激动,拱了拱手:“袁首辅谬赞了。”

        袁首辅笑了一声,问道:“我听说,庄太傅的孙儿尚未议亲?”

        庄太傅怔住。


  (https://www.uuubqg.cc/11984_11984446/1243842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